北京7月2日电(记者马)针对中国可能存在“恶性通货膨胀风险”和“典型通货紧缩风险”的观点,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部青年研究组近日在《中国金融》杂志上发表文章称,从基本面来看,中国经济总体稳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货币政策保持稳定,没有长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基础。预计今年的价格涨幅将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不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需厘清概念并理性客观看待
文章指出,就恶性通货膨胀的衡量标准而言,并不存在普遍认可的价格上涨“门槛”,但根据大多数研究和历史经验,我国的相关标准远远超过了目前的价格上涨,恶性通货膨胀的概念在我国也远非现实。
从历史经验来看,阿根廷1989年、巴西和秘鲁1990年、俄罗斯1992年的价格上涨幅度从2000%到8000%不等,玻利维亚1985年上涨了10000%以上,魏玛德国1922 ~ 1923年、匈牙利1946年和津巴布韦2008年上涨了数亿
“与这些恶性通货膨胀时期‘数万甚至超过一亿’的价格上涨相比,个人观点推测,基于中国少数材料的短期上涨存在恶性通货膨胀风险,这不仅与事实严重不符,而且误导公众。期望和判断。”研究小组在文章中说。
在国际上,人们普遍认为通货紧缩是指一段时间内整体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其表现为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和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总而言之,典型的通货紧缩主要有三个特点。首先,整体价格紧缩不是地方价格紧缩。第二,一段时间以来,价格一直为负。第三,随着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和经济衰退。
从这些特征来看,局部地区出现的负价格上涨、暂时的负价格上涨、缩小但仍为正价格上涨、负价格上涨但货币供应量和经济产出稳定增长等现象不符合通货紧缩的典型特征,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概念进行澄清,并理性、客观地对待它们。
我国具备物价稳定有利条件
文章指出,在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框架下,中国具备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的有利条件。中国国内经济总体稳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供给侧结构改革进一步推进,市场机制更好发挥,货币政策保持稳定,货币条件适度收紧,长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没有基础。
在总供给水平上,中国经济正转向高质量发展,潜在经济增长率远高于主要发达经济体,因此总供给将保持充足,为价格稳定奠定坚实基础。当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进程中,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恢复生产工作逐步接近正常水平,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和重要产品稳步增长,基本民生得到良好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的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它不仅有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还有超大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以及巨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近年来,三大战役取得了重大进展。经济增长保持弹性,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整体稳定,成为中长期稳定物价的基石和基础板块。
在总需求水平上,中国经济正逐步恢复到潜在增长水平,不会出现过热或过冷导致过度通胀或典型通缩的情况。短期内,总需求疲软,但复苏速度很快。今年1月至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分别下降13.5%、6.3%和8.0%。最近的经济复苏显示出一些迹象。6月前三周,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长21%,发电用煤同比增长1.3%。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走势是稳定的,长期的改善没有改变,经济增长将保持在潜在产出附近,这是保持物价水平稳定的重要保证。受疫情影响,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出现负增长,但自第二季度以来已恢复到潜在产出水平。预计下半年可能会恢复到潜在产量。迅速缩小产出缺口将有助于实现价格稳定。
防通胀和防通缩“两手都要硬”
根据文章《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价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央行应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内部保持价格稳定,外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保持物价稳定关系到人民的衣食住行,中国人民银行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一直高度重视。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央银行不得透支政府财政,这是恶性通货膨胀不会发生的根本保证。
1995年以前,中央银行透支和借款的渠道没有完全切断,中国出现了三轮严重的通货膨胀。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实施后,中国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和适度,有利于为稳定物价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研究小组在文章中指出,保持币值稳定是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目标。在当前疫情和经济逐步复苏的特定背景下,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两手都要硬。下一阶段,我们要坚持建设现代中央银行体系,充分发挥宏观政策的协同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扎实做好“六保”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稳健的货币政策应更加灵活和适度,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上年,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