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今年下半年中国不会收紧货币政策

2020-07-02 08:58 来源:财经网

连平:中国的货币政策不会在下半年收紧

从2020年7月1日起,央行决定降低支农和支持小额贷款的利率,并将再贴现利率各下调0.25个百分点。调整后,3个月、6个月和1年支农贷款和支持小额贷款的利率分别为1.95%、2.15%和2.25%;再贴现利率是2%。这是货币政策与价格反周期调整结构相结合的体现,有助于更好地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

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助力金融让利实体

近年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央行从“量”和“价”两方面推动支持农业和小企业的再融资和再贴现规模不断扩大,相关利率持续下降。

从“量”的角度看,2018年,央行三次增加支持农业的小额再融资和再贴现额度4000亿元;2019年,央行再次将小额再融资贷款金额增加了500亿元;特别是自2020年以来,为了规避COVID-19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风险,支持农业的努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1月31日,央行向湖北等10个重点省市的国有银行和部分地方法人银行提供了3000亿元的低成本专项再融资资金;2月26日,为支持各地恢复生产,央行将再融资和再贴现专项额度增加5000亿元;4月20日,央行再次将涉农小微企业再融资和再贴现额度上调1万亿元。

在“价格”方面,央行于2月26日将支持农业的小额贷款利率从2.75%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除此次调整外,支农小额贷款利率下调0.5个百分点,再贴现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

这一次,央行进一步下调支农小额再融资利率,有利于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精准滴灌”和“直接实体”作用。6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盈利1.5万亿元。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包括:下调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给予优惠利率贷款,推迟中小企业贷款本息偿还,支持小微企业发放无担保信贷,降低银行手续费。

根据一季度末支持农业的小额再融资和再贴现余额1.14万亿元,考虑到4月20日新增1万亿元,初步估计理论上财政负担可直接减轻50多亿元。虽然数额不大,但发出的政策信号非常明确,这将有助于金融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优惠利率贷款发放,并最终转化为利润。

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规模还可进一步扩大

从“量”与“价”的比较来看,支持农业的小额再融资和再贴现利率约为2%,价格进一步下调的空间不大。

相比之下,“量”的上行没有明确的上限,特别是与严峻的外部疫情和经济环境、实体经济的迫切融资需求以及银行业的实际投资规模相比,支农小额再融资和再贴现的总体规模并不大。截至第一季度末,中国农业相关的国内外货币贷款余额为36.74万亿元,同比增长9.0%;人民币金融普惠贷款余额18.33万亿元,同比增长17.7%;普惠小额贷款余额12.4万亿元,

因此,在支持和鼓励中小银行加快资金补充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农业的小额再融资和贴息力度,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地方法人银行,这将有助于缓解中小银行的经营压力,更好地调动它们扎根创业、服务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积极性。从政策执行的角度来看,适当加大小额再融资和支农贴息的额度,比如增加8000亿元,实际上可以降低50个基点的标准,但可以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的多样性,更准确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薄弱环节。

下半年货币政策不会转而收紧

从上半年情况来看,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好地体现了前瞻性、针对性和反周期调整的要求,综合运用了再融资、再贴现、减RRR、公开市场操作等“组合拳”和创新的直接货币政策工具,在支持疫情防控、恢复工作、恢复生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提高实体经济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望下半年,鉴于中国经济仍在从V型反弹中复苏,世界经济衰退的风险依然明显存在,中国不会收紧货币政策。但是,随着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社会生活逐步步入正轨,经济周期有序重启,货币政策可能与上半年有所不同,将更加灵活和适度。在“宽货币、重结构、降价”的框架下,政策重点将进一步突出“精准滴灌”,引导货币流动性直接流向实体经济,防止资本闲置。

在具体时间节点,预计央行将在第三季度中期及特别国债成功发行后,引导市场利率适度下调。据估计,下半年准备金率可能会有1-2次调整,调整幅度约为50-100个基点;一年期LPR利率可能有30-40个基点的下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