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自购”不代表一定能赚钱

2019-12-27 15:35 来源:杭州日报

商报讯(记者王静)回顾2019年,“自购”成为今年基金市场的常见操作,基金公司自购行动热情居高不下。据本报记者统计今年年内,已有76家基金公司发生自购行为,其中仅12月就有21家公司自购基金35次。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被“自购”的这些基金多数收益平平。据此,有专家提醒,基金自购释放“信心”信号,但不代表一定能赚钱。

嘉实基金年内已7次自购

昨日,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嘉实基金”)公告宣布,嘉实致融一年定期债券(基金简称:嘉实致融、基金代码:008661)正式生效。这只于12月24日提前结束募集的定开债券基金,在结束募集当天被嘉实基金“自购”过。

根据同花顺(300033)iFinD显示,嘉实基金于12月24日花费了1000.15万元申购了嘉实致融。该基金生效合同中也提到,该基金为发起式基金,在基金募集期间基金管理人运用公司固有资金认购本基金基金份额不少于1000万份,认购的基金份额持有期限不低于三年。

事实上,这不是嘉实基金年内第一次申购自家基金。本报记者查询到,自今年3月1日,其自购嘉实养老2040混合(FOF)基金以来,截至目前,嘉实基金今年共发生了7次自购行为。

年内发生240余次基金自购行为

热衷“自购”并不是嘉实基金一家的行为。记者查询同花顺iFinD发现,自今年1月1日截至昨日,年内共有76家基金公司发生了242次自购行动,自购金额高达26.37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自购次数还是自购金额,这一数据均创下了近10年来的第二高值,仅次于2018年的252次和32.68亿元。

哪家基金公司自购“最凶”呢?从次数来看,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博道基金、南方基金、国泰基金等年内自购次数都超过了10次,前三家都自购了13次。若从规模上来看,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仍然名列最前,分别自购2.20亿元、1.70亿元;此外,天弘基金、华安基金、南方基金、国泰基金4家自购金额超过了1亿元。

哪类基金最“俏”呢?债券基金仍是基金公司自购规模最大的类型,年内共有45家基金公司累计自购金额达12.79亿元,同样仅次于2018年的16.58亿元,占整体金额比例达48.50%。此外,股票型基金被21家公司自购4.51亿元;混合型基金被23家公司自购约3.02亿元。相比往年还有一大特点,今年自购频繁的基金品种不少是“热门”品种。比如,QDII基金今年年内就被6家基金公司所青睐,共计自购金额达到1.15亿元,不仅超过2018年该类基金的自购金额(2000.36万元),且是近8年来的最高水平。

自购基金平均收益率仅为3.79%

基金公司的自购行为往往被市场解读为“对自家基金收益有信心”,所以也有不少投资者跟随基金公司大笔买入,到底最终收益如何呢?

本报记者发现,这被76家基金公司买入的242次基金的收益并不算理想。其中有11只基金收益为负,泰康港股通TMT指数C收益率最低,为-2.08%。剔除16只收益率为0的基金,剩下215只基金实现了正收益;仅国泰价值、弘毅远方消费升级混合、泓德丰泽等26只基金收益率超过了10%;收益率最高的国泰价值目前为止也仅为40.46%,与今年收益率超过100%的那些头部权益基金相去甚远。综合来看,242只基金今年年内的平均收益为3.79%。

专家称,基金公司的自购资金一般是源于自有资金和公司员工购买。因此,对基金公司而言,自购行为的主要目的是对外释放“信心”信号,同时也为了给自有资金获取一定收益,也能让投资者感觉到彼此“利益”是一致的。因自有资金的投资偏好会偏于谨慎,所以债基一直在自购规模中占据较大比重。但这种行为仅可供投资者作为一种决策参考,投资者仍应结合基金经理的风格和过往业绩等相关因素综合考虑,不能简单认为发生自购行为的基金就一定能赚钱。

(责任编辑: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