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明明:非典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如何?
来源:中信证券明明
文:
明明 余经纬 周成华
春节错位和新冠疫情的影响下1月通胀超预期。
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由持平上升至持平(1.4%,1.4%),较去年同期(5.4%,0.9%)略高。一方面,这是由于春节前食品需求增加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疫情的蔓延,一些地区的一些商品短时间内供不应求,物流受阻,运输成本增加,推高了一些食品和非食品服务的价格。就生产者价格指数而言,1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率为0.1%,增幅为0.6%,略低于预期。
非典期间CPI和PPI同比增速迎来高峰但环比趋于下滑。
2003年1月CPI和PPI均实现了较高的增长率,符合春节前物价上涨的季节性规律。2月份价格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这更多是由非典疫情快速发展下的恐慌性抢购引发的。3月之后,抢购商品的热潮结束,消费者需求迅速减弱。然而,对工厂的投资和生产没有明显的限制。消费品和工业产品的出厂价格继续下降。
非典时期CPI:
食品价格的稳步下降反映了需求的疲软。非食品项目的波动可分为三个方面,在不同阶段起主导作用。1)中西药品、防治用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年初略有上涨,4月份达到疫情高峰期。2)受疫情影响,以文化办公、体育娱乐、燃料等为代表的需求。已经明显减弱,拖累了非食品价格;3)由于非典期间没有明确的停工要求,投资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受疫情影响较小的其他类别与2003年的热点基本面一致的回升趋势一致。
食品项下滑、非食品波动。
伊拉克战争始于2003年3月。国际油价全面下跌,跌幅最大超过25%,成为生产者价格指数的主要拖累。事实上,国内工业生产没有受到明显影响,企事业单位没有明确关停,钢铁行业产量没有受到很大影响,钢材价格在季节性特征下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水平。化工产品的产量增长率有所下降,但在油价大幅下跌的引导下,化工产品的价格也有可能下降。
非典时期PPI:
受春节疫情影响,短期内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预计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较去年同期保持在5.5%的高位,而生产者价格指数则较去年同期面临通缩。从中期来看,人们关注的是需求疲软和供应受阻之间的矛盾。在一段时间内,在供应扩大和物流顺畅的情况下,需求预计将缓慢恢复。价格将比上个月下降。消费者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将继续比上一年下降。从长远来看,疫情将会消退并恢复趋势,但通货膨胀下降的斜率可能比去年的预期更平稳。
来源:金融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