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年谈流行病冲击解决货币政策传导不良比放松更重要

2020-02-03 15:04 来源:财经网

原标题:徐小年谈爆发影响:解决货币政策传导不良问题比宽松更重要

开放渠道让央行释放的“水”流入中小企业“领域”。

新冠状病毒肺炎“黑天鹅”流行病的经济影响正在显现。近日,餐饮连锁西贝裸面负责人公开表示,由于疫情,西贝裸面将在春节前后一个月内损失7亿至8亿元收入。目前,账户上的现金加上贷款最多只能再支付三个月。

西贝莜麦的困境可以说是许多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型企业现状的缩影。在疫情的影响下,一个共识是货币政策仍然宽松。你如何看待当前形势下货币政策的作用和功能?《新京报》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中欧国际商学院教授徐小年。

新京报:流行病的影响下,一个共识是货币政策仍然宽松。你如何看待当前形势下货币政策的作用和功能?

许小年:货币政策也应该宽松,但更重要的是,货币政策传导不良的问题应该得到解决。我们需要找到办法,为中央银行释放的“水”流入中小企业的“领域”开辟渠道。

2月3日,央行决定向市场注入1.2万亿元流动性,这无疑将缓解经济活动放缓造成的资金短缺,支撑市场信心。

但是洪水是否会流入中小企业的领域是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金融系统就像人体。中央银行相当于心脏。大型国有银行和保险公司相当于主动脉。中小型金融机构是毛细血管。我国金融体系的特点是“强分支和弱分支”。中央银行释放水,主要动脉向大型企业输送流动性。没问题,但是中小型企业呢?

现在我们发现毛细血管要么被堵塞,要么被清除,要么被迫退出。除少数民营企业外,中小金融机构的行为、业务模式、客户和大银行都在严重趋同。他们只会生产标准化的资产抵押或非常简单的消费贷款产品。中小微型企业抵押资产少,导致融资困难。互联网金融最初开辟了一个新的渠道,在去年的监管风暴中完全被切断。

说政府不关心中小企业的融资是不公平的。问题是护理方法有偏差,主动脉被允许做毛细血管工作。大型国有银行现在将小额信贷视为一项政治任务,以非常低的利率(比如5%或更低)向中小企业放贷。金融最基本的规则是收入和风险的匹配。中小企业风险很高,需要两位数的利率来承担风险。否则,就无法核销坏账,坏账也无法继续运营。如此低的利率将来可能会导致坏账。

更麻烦的是,国有银行的低利率夺走了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型金融机构的优质客户,挤压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为了弥补业务损失,城市商业银行不得不走市场沉没之路,向高风险企业放贷,从而挤入小额贷款公司等较小的金融机构。当大银行的小额信贷资产出现问题时,——肯定会因为违反市场规则而出现问题。然后,——将去寻找毛细血管。中小型金融机构可能会崩溃和行走,主动脉可能会破裂,水无法到达中小型企业。

小型私人金融机构可以扮演毛细管的角色,因为它们以社区为基础,销售人员从企业所在的社区招聘。他们非常熟悉当地情况,信息成本也很低。只有这样才能做小额贷款业务。

新京报记者侯润芳主编孙勇·普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