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仅过去9天,调整旗下基金经理岗位的基金公司却越来越多。公开数据显示,截至1月9日,2020年以来,已有89条关于基金经理的变更公告,较历年来同期该类型公告的数量明显上升。就变更情况来看,基金经理新任和离任均有出现,且频繁出现因工作安排而调岗的基金经理。在业内人士看来,年初通常是基金公司人才整合以及新年工作布局的重要时点,因此也会使得部分基金经理的岗位出现变动。
新年变更频现 离任原因多为工作调整
1月9日,东吴基金发布东吴优信稳健债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公告内容显示,新任陈晨为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同时,原基金经理刘元海离任,离任原因为因公司发展需要。从公告提供的数据显示,陈晨自2013年3月起加入东吴基金,一直从事债券投资研究工作,曾任固定收益部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
事实上,包括东吴基金在内,1月9日当天共有7家基金公司发布累计11条基金经理的变更公告。若拉长时间来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9日,2020年以来共有89条基金经理变更公告。
从变更的具体情况来看,基金经理解聘或离任的情形较为突出。例如,1月9日,国联安基金发布国联安增富一年定开债和国联安增裕一年定开债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公告内容显示,沈丹于1月8日离任上述2只基金的基金经理,离任原因为公司其他安排。
同日,融通新能源汽车主题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经理付伟琦离任,离任原因为内部调整。金元顺安基金旗下金元顺安丰祥债券和金元顺安丰利债券的基金经理孙权因内部工作调整离任。另外,华商价值精选混合的基金经理陈恒也因工作需要离任。
从上述情况不难看出,多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因工作安排而离任。对此,北京一位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年初一般是部分基金公司调整新年工作布局的时点。一方面,过去一年正式结束,公司管理层可能会就基金产品的业绩情况和基金经理的全年表现来进行新的资源整合。另一方面,相关人员职位的晋升,以及投研团队“新鲜血液”的补充,也都可能促使基金经理的岗位调整。
“除此之外,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以及其他个人原因,也有可能导致基金经理在完整年度工作结束后选择离任。”上述分析人士补充道。
正如该人士所说,1月9日,大成基金发布公告表示,周志超离任大成竞争优势混合等3只基金的基金经理,离任原因为个人原因离职。根据数据显示,周志超曾在摩根士丹利华鑫、博时和大成3家基金公司旗下担任基金经理,但目前暂无管理的基金产品。
增聘同步进行 多数人选从业经历丰富
而在部分产品解聘基金经理的同时,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也有基金新任基金经理,且人选大多具备较长的从业经历。例如,1月8日,兴银基金发布公告表示,增聘李文程为兴银汇逸三个月定开债、兴银合丰政策性金融债、兴银中短债和兴银朝阳债券共4只产品的基金经理;陶国峰新任兴银长盈三个月定开债、兴银稳健债券和兴银鑫日享短债的基金经理;范泰奇新任兴银汇福定开债和兴银长益定开债的基金经理。从3位基金经理的证券投资管理从业年限来看,均达到5年以上,最高的李文程更已具备9年的经历。
除兴银基金外,英大基金也在1月8日新任证券投资管理从业年限高达17年的资管行业老将张大铮为英大策略优选混合、英大灵活配置混合和英大纯债3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据悉,张大铮为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历任中银国际证券高级分析员,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助理总经理、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监,民生基金(筹)副总裁。2019年5月加入英大基金,现任总经理助理(投资总监)兼固定收益部总经理。
值得一提的是,备受市场关注的战略配售基金的基金经理也在近日出现变更。1月8日,嘉实基金发布公告表示,增聘谭丽为基金经理,与刘宁、王鑫晨共同管理嘉实战略配售混合基金。公告资料显示,谭丽的证券投资管理从业年限为18年,目前她还在担任嘉实新消费股票、嘉实价值优势混合等4只基金的基金经理。
一家大型公募基金内部人士坦言,从业时间较长的基金经理往往经历过一次,甚至多次牛熊市场,在产品的投资策略和优质标的的判断挑选上也更加明确,能够更好地实现公募基金“代客理财”的本质,为投资者带来较好的投资体验。不过他指出,公司也会在部分产品上采取“以老带新”的模式,挑选行业研究深入,具备较佳投研素质的研究员担任基金经理助理,以实现基金经理人才队伍的补充。
政策影响不可忽视 人才流动有望成常态化
事实上,除了上述提及的部分原因外,在业内人士看来,部分基金经理的变更也与监管政策影响不无关系。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随着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产品规模扩大的同时,基金数量也在迅速增长。然而,作为基金产品“掌舵人”的基金经理数量则相对有限,也一度出现了“一拖多”的情况,引发监管重视。而在监管的要求之下,目前部分基金经理也在有序离任非主要管理产品。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2019年下半年,监管针对基金经理同时管理多只产品的情况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经理和被动型产品的基金经理,采取了最多同时管理10只和15只产品的要求。若出现新基金申报时超过上线标准的情形,则会让基金公司进行调整。
“我了解到的是,有基金公司在近期进行的调整,对一些同时管理太多产品的基金经理进行了非主力产品的离任。”一位接近公募基金人士透露。
另外,南方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自资管新规落地之后,监管层对资管产品净值化的要求,也使得银行理财子公司、证券公司、保险、信托等机构,对公募基金中具备优秀主动管理能力的基金经理和高管人才“求贤若渴”。而出于对个人职业规划、待遇等方面的考虑,在年初拿到年终奖后也很可能离职。相应的,在部分人才离开的同时,也有其他行业的人才进入公募基金行业,这种人才流动的模式有望在未来成为常态化。
(责任编辑: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