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后浪”汹涌“前浪”与“后浪”撤资清算有不同方案

2020-06-09 09:38 来源:中国证券报

6月8日发布的南方增长先锋混合基金再次成为市场的爆炸式增长。

在2020年以来的结构性市场中,公共基金经常在市场上吸引大量资金,导致各种爆炸。然而,与此同时,自今年以来,已有30多家基金被宣布清盘。直到最近,交银施罗德基金和新华基金才宣布对其产品进行清算。

在新基金“浪潮”汹涌之后,股票基金黯然退出。基金公司对此的考虑是什么?基金业内人士认为,一些基金公司清算了部分产品,让基金经理可以专注于自己的主要投资业务,这是一种相应的调整。其他基金公司也面临着基金产品不可持续的尴尬局面。在产品小型化和肉毒化之后,基金公司也没什么可做,只能关门大吉。

超过30种产品停产

6月6日,新华基金宣布,根据基金合同等相关规定,鉴于新华高端制造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合同自动终止,该基金将于6月15日进入清算程序。公告显示,截至6月5日,基金资产净值已连续6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触发基金合同中约定的基金合同终止条款。

6月4日,中国银行施罗德基金宣布,中国银行施罗德定期开放混合证券投资基金的量化投资策略已触发基金合同终止,并进入基金财产清算程序。根据基金合同的约定,基金在闭市期和开市期以滚动方式运作。第二个开放期是5月27日至6月2日。在6月3日基金成立期最后一天(即6月2日)登记机关完成申购赎回申请的确认后,基金已经触发基金合同的终止,基金将进行基金财产清算。基金的清算情况如下:在任何一个期初期末,基金份额持有人少于200人,或者基金当日净资产值加上当日净买入金额,或者扣除当日净赎回金额后少于5000万元。

事实上,今年许多基金公司相继结束了他们的基金产品。数据显示,自今年以来,已有30多种基金产品被宣布清盘,涉及中小型机构和总部企业。

迷你基金成为“弃子”

近年来,基金公司允许其基金产品进入清算程序。过去,基金公司会尽一切可能扩大小型基金产品的规模,以重振它们。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基金公司此前曾通过寻找应急基金来避免缩小基金产品规模或触发清算条款。“利用公司的相关资源,组织资金进入市场,避免资金产品规模连续低于5000万元的情况。至于持有人的数量,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处理,可以动员员工及其亲友购买。”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内部人士介绍。至于这部分资金的“考虑”,消息人士表示,需要进行具体谈判,并应全面考虑双方的情况。

不愿放开小型基金清算的态度已经发展到了极点。休说,即使是一个1000万元的基金,也要在5000万元以下运作,并想方设法将产品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这实际上是基金公司对基金“空壳资源”的贪婪,以及他们不愿放手。一家基金公司的产品部门主管说。

近年来,该基金公司对该基金“壳资源”的痴迷正在消退。业内人士表示,在各类基金产品和基金申报畅通的情况下,基金的"壳资源"太鸡肋,基金公司很少指望它们。

失败还是专注

一边是火焰,另一边是海水。一方面,一些基金销售良好,另一方面,一些产品正在退出市场。市场上对这种情况有许多解释。

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公司对部分基金产品的清算反映了公司在产品布局和投资研究能力方面的不足。“例如,最近对几家公司产品的清算,凸显出基金公司在布局上缺乏深远的考虑,只是顺应了布局的趋势,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它们遇到了市场用脚投票,以惨淡收场。”

有些人也从积极的角度看待这一现象。华宝证券基金分析师认为,基金产品的有序进退是行业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市场不可能只有不断建立的新基金,而没有旧基金的清算和提取。一些基金公司可以利用旧基金的清算来集中投资和研究,利用渠道和其他资源来投资更有优势和前景的产品。然而,在基金清盘时,我们必须注意保障基金持有人的权益。我们不能放弃基金持有人的利益,让他们成为基金公司在产品布局、投资研究和建设方面的试验产品。”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