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李书超
随着新资本管理条例最后期限的临近,持有2500亿元股票的短期财务管理债务基础的转型明显加快。
自5月以来,工银瑞信、大成、建新等基金公司相继发布公告,对公司短期理财基金的基金合同进行转换或修改,以满足中国证监会规范现有理财债券基金业务的相关要求。
几种产品的转化
或者修改合同
5月13日,工银瑞信基金宣布,在与基金托管人就工银瑞信60天理财债券基金转型为“工银瑞信遵义中国短期债券证券投资基金”达成共识后,决定通过沟通方式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会议。
根据基金转型计划,基金将对《基金合同》中的基金运作模式、股份分类、申购与赎回、投资范围、投资策略、基金相关费用、基金财产估值、基金收益分配等条款进行修订。
此外,大成的月度短期财务管理、工银瑞信的14天财务管理和招商局的7天财务管理都通过基金转换和基金合同修改进行了规范。从中国证监会公布的基金募集申请进展情况来看,26只短期理财基金也在密集排队申请产品变更登记。
一些基金专业人士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对短期理财基金的监管要求保持不变,各公司仍需及时整改并注意时限要求。
北京某银行公开发行审计部门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的监管仍是严格监管短期金融产品,要求产品的操作继续按照之前的通知进行监管,并提醒注意时限要求,抓紧时间对现有产品进行整改。
北京一家大型公开发行市场部官员表示,目前公司的短期财务管理基金也在按照监管要求积极推进,限制基金购买,缩小产品规模,实施基金转型,并有望如期完成产品的规范运作。
华南一家公募基金消息人士还表示,在他募集的短期理财产品中,有一款7天理财产品已经整改,一款30天理财产品已经申报注册为纯债务基金。预计现有产品的规格将在年底前完成。
早在2018年4月下旬,即新资产管理条例颁布后不久,即当年7月,部分基金公司收到《关于规范理财债券基金业务的通知》通知,要求按照开放式债券基金规则规范短期财务管理债务基础,调整投资范围和比例至“80%以上的资产投资于债券”,并调整基金估值方法,以市值法计量净资产值。在整改完成前,要求短期财务管理债务基础规模有序缩减,至少每六个月缩减20%,并在2020年12月31日前全部完成。
此后,基金公司开始限制基金购买,减少股票规模,申请变更登记,修改基金合同等。以摊余成本法估值的短期理财基金标准化进程加快,现有规模开始有序缩小。
据数据显示,在30只短期理财基金(份额合并计算)中,除1只产品处于休市期外,18只产品实施了暂停购买措施,11只产品实施了大额购买限制,日购买限额在1000元至2000万元之间。
近年来,认购限制和赎回开放也逐渐降低了短期理财基金的生存规模。数据显示,在2018年和2019年,市场
多位基金人士表示,从打破新资产管理规定下刚性支付的角度来看,按摊余成本法估值的短期理财基金需要在2020年底前进行调整。基金转型影响相对较小,也是基金公司最青睐的整改方式。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的营销总监表示,从基金公司的角度来看,他希望在产品变更中留住资本和持有人,并通过将基金转化为具有类似风险的产品,最大限度地留住持有人。他坦言,小规模基金继续低成本运作,并可能在整改中选择清算。
不过,上述华南公募人表示,即使基金发生转型,由于基金估值和投资范围的变化,原有的产品规模也难以维持,这也将导致投资者持有经验的变化。据他说,该公司在短期财务管理资金的转换中损失了300多亿元。
数据显示,在有可比数据的20只转换后的短期理财基金中,16只基金的份额在转换前和转换后出现缩水(单独计算),占80%,平均缩水45%。
从短期理财基金的存量来看,由于部分基金规模庞大,未来转型的难度不容忽视。其中,CGB 30天理财规模为382.35亿元,是目前最大的短期理财基金。田慧30天理财规模和中国银行30天理财规模也超过200亿元。此外,易方达月息、华夏理财30天等6只短期理财基金的存续规模也超过100亿元。
(责任编辑: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