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记者王明山
a股市场的短期波动仍未阻碍资本对科技行业交易的热情。在公共基金市场,基础广泛的交易所交易基金的主导模式已被迅速打破。背后最大的黑马是——科技股交易所交易基金,这是该分支交易所交易基金的一支新力量。记者《证券日报》了解到,截至4月13日,23只上市交易基金的总规模已达1165.4亿元,其中今年新增921亿元。
随着科技交易所交易基金的迅速崛起,基础广泛的交易所交易基金的规模也在逐渐缩小。自今年初以来,全行业交易所交易基金的规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公开发行交易所交易基金的模式也在迅速调整。国泰基金告诉记者《证券日报》:“在社会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瓶颈期后,我们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生产力。最近,国家政策都在倡导高科技和新基础设施的方向。科技型ETF仍面临巨大发展。”
科技股ETF迅速崛起
4月13日,田弘中国证券电脑ETF上市,上市科技ETF阵容再次扩大。记者《证券日报》注意到,截至4月13日,公开发行的ETF产品总规模达到6717.23亿元,23只科技型ETF总规模为1165.4亿元,占近六分之一。
回顾科技型交易所买卖基金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2019年5月到2019年底,从两个半导体交易所买卖基金开始,科技型交易所买卖基金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到去年底,13个科技型交易所买卖基金的总规模为243.45亿元。今年以来,随着新基础设施建设热潮的兴起,许多基金公司纷纷密集发行科技型ETF,现有科技型ETF的规模迅速扩大。截至4月13日,科技型交易所交易基金再次募集资金921.95亿元。
目前,华夏基金已经走在了科技型ETF产品布局的前列,积累了一定的规模优势。华夏基金旗下5G、半导体、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ETF产品总规模达到586.1亿元,占市场所有科技ETF产品总规模的一半。此外,国泰基金和华宝基金的ETF产品总规模分别为140.38亿元和117.7亿元。
新上市的田弘中国证券计算机交易所交易基金是由公开发行巨头田弘基金创立的。记者《证券日报》注意到,田弘基金自去年提出大力发展ETF业务以来,动作迅速。今年发行的电子ETF和电脑ETF已经成为其技术ETF的“双星”。电脑ETF基金经理张子发也对记者表示:“a股中长期配置和在中国做更多事情的黄金时机已经出现,而技术增长仍是主线。”
基础广泛的交易所交易基金逐渐被“冷落”
与科技型交易所买卖基金的迅速普及相比,基础广泛的交易所买卖基金在短期内面临着规模的持续萎缩。一些专家告诉记者,基础广泛的交易所交易基金和技术交易所交易基金背后的“买家”是同一类型的投资者。科技股交易所交易基金规模的飙升,可能是由于大量基金从基础广泛的交易所交易基金中撤出,以及从价值到增长的风格偏好发生了变化。
记者《证券日报》注意到,目前在所有股票型ETF产品中,排名前三位的仍然是华夏上海50ETF、华泰博瑞上海和深圳300ETF以及华南证券500ETF。最新的规模超过400亿元。自今年以来,三只交易所交易基金的规模缩水了71.8亿元。
此外,工行上海50ETF、平安上海和深圳300ETF、华夏上海和深圳300ETF、华安上海180ETF等基础广泛的ETF产品近期也面临资金净流出。自今年以来,四种ETF产品的规模缩水了114.06亿元。
基础广泛的ETF逐渐被忽视,主要是因为投资者在短期内有强烈的对冲情绪,一些基金有了新的“新的对冲场所”。不仅是技术型ETF、黄金型ETF、期货型ETF、债券型ETF等。都是对冲基金的短期选择。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ETF解决了投资者在选择个股时的困难。在未来几年,随着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增加,黄金和农产品等资产应该会表现良好
此外,《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在许多基金公司最近发布的第二季度投资策略中,新老基础设施和科技板块几乎是基金公司一直看好的投资对象。共有8家基金公司明确表示看好科技股的投资机会。例如,方正富邦基金(Founder Fubang Fund)在其第二季度战略中表示,一旦疫情稳定下来,a股增长领域(尤其是科技领域)将继续表现出较高的灵活性,并实现更高的超额回报。
(责任编辑:蔡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