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争创科技创新局|王:科技创新局领导有望成为“创新小巨人”

2020-04-29 09:21 来源:财经网

原题:争创科技创新板块|王:科技创新板块领军人物有望成为“创新小巨人”

【写在前面】2019年7月22日,黄浦江畔的一座铜锣见证了科学创新板的诞生,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今天,科创办已有100多家上市公司,科创办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现在开始,澎湃新闻将推出一系列以“在科学创新板中争取成功”为主题的专题报道。通过采访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相关董事和证券行业专家,回顾和解读科技创新板自成立283天以来的改革举措、市场表现和深远影响。

本期专访兴业证券首席战略分析师王。

“科学创新板对于支持创新和技术的新势头,支持中小成长型企业的股权融资,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王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科技创新板的100家上市公司呈现出与其他公司不同的特点。它们规模小,增长快,研发能力强,集中在科技领域。这些公司在业绩增长和研发强度方面都有“硬实力”。

对于一些投资者关注的科研板块高估值现象,王认为,科研板块高估值与其自身的高成长性、全球利率下调和投资者偏好密切相关,而“突破”的发生实际上只是一个小范围的短期情况。

他认为,对科学创新委员会的投资仍应关注公司本身。拥有核心竞争力、优秀财务指标和稳定公司治理的科技创新局各行业和子行业龙头企业有望脱颖而出,成为“创新小巨人”。

以下是澎湃新闻记者与王对话的文字记录:

澎湃新闻:开市9个多月后,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00家,这对于科创板来说应该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科创板落地至今,到底给中国的资本市场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

王德伦:截至广韵科技,SciDev.Net在第100家上市公司开业的第283天迎来了该公司,其发展速度与创业板相当(创业板前100家公司为280天)。科学创新板对于支持创新和技术的新势头,支持中小成长型企业股权融资,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同于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科学技术委员会专注于六个新兴增长领域,即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设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生物医药。五套上市标准放宽了对企业盈利能力和规模的限制,重点是企业的R&D实力和科技属性。因此,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呈现出与其他公司不同的特点,如规模小、成长性高、研发能力强、科技领域产业集中度高。高质量的科技成长股已经成为机构投资者的首选目标。科技成长型股票在基金所有主要股票中的配置比例从2019年底的0.44%上升到2020年第一季度的0.69%,超额配置比例从0.25%上升到0.38%。

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科技创新板是继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之后的重要环节。在当前新的三板改革、注册制和董事会转制的背景下,科学创新董事会走在了资本市场制度创新的前沿。今后,科创董事会将承担起连接全国中小股份制企业和主要资本市场的重要责任。

澎湃新闻:总体来看,你认为这100家科创板公司的质地如何?是否契合了监管部门扶持发展“硬科技”科创类企业的目标?

王德伦:我们相信科创办的前100家公司在业绩增长和R&D方面都有“硬实力”

除了财务方面,金山办事处、兰琪科技、中国微公司市值超过800亿元,而其他11家公司市值超过200亿元。在半导体、计算机、新能源、医药和生物领域,cosoft已经覆盖了许多优秀的国内领先企业。“科技硬实力”是完美的品质,符合cosoft开放之初的定位。

澎湃新闻:从交易规则来看,科创板和主板、创业板有着诸多不同,最直观的比如上市首5日没有涨跌停板限制。从之前这100家企业的首发情况来看,也存在着市盈率显著高于主板公司的情况,你认为从投资逻辑上看,科创板有哪些不同之处?投资者应该如何理解科创板公司的估值?

王德伦:科技创新板块的初始阶段,市场估值、交易热度和整体表现都略显燥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体科技创新板块已经逐步恢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4月13日至4月17日期间,科创板的营业额和换手率分别为440亿元和4%,与创业板的比率保持在7%和130%左右。就估值而言,科学创新板整体方法的市盈率为67倍,43倍与创业板的比率稳定在1.5左右。它的高估值与其自身的高增长、全球利率下降和投资者偏好密切相关。

首先,目前科学板块的业绩增长好于主板。2019年,母公司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率分别为13%和26%,高于主板的10%和9%。

其次,利率下降的趋势增加了伟创力等成长型企业的估值。从收益贴现模型来看,具有长期收益增长前景的企业对利率下降趋势更为敏感,其估值增幅将高于非成长型企业。

第三,中国正在进行新一轮创新,投资者对科技企业的偏好有所增加。从长远来看,R&D持续高投入的科技板块企业将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企业的生命周期大多处于早期阶段,发展空间巨大。目前,投资者可能更喜欢符合时代主题的企业。

澎湃新闻:我们注意到,科创板公司在上市之后股价表现分化比较明显,其中也有一些公司出现过股价破发的情况,对此你认为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

王德伦:根据我们的统计,在98家顶级科学板块公司中,有13家公司自上市以来实现了短暂的突破,但只有3家公司的股价仍低于发行价。突破是短时间内的小规模事件。

总的来说,自实施以来,科研委员会的质询制度已逐步走向较为稳定的状态。一级询价估值和二级市场估值相匹配,更好地完成了科研板块的首次公开发行,市场化程度更高。上市后,科技创新板公司表现出差异化,与个股基本面高度相关。该公司能够保持高速增长的业绩和持续的研发投资,受到市场投资者的高度赞扬,表现良好。例如,2020年第一季度,金山办公室、石科技、南威医药三大科技创新板重仓股票,2019年收入增长率分别为40%、38%和42%,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9%、155%和58%,上市以来的回报率分别为441%、35%和222%。

对于投资者来说,不仅要把握以科技创新板为代表的科技成长型企业的发展趋势机遇,还要注重从优秀中选优,挖掘细分领域中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优秀财务指标和稳定公司治理的核心资产,以获得长期增长带来的收益。

澎湃新闻:最近两年,科技股越来越得到市场投资者的关注,在宏观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应该如何在科创板投资?

王德伦:我们认为,中国正处于新一轮创新周期,以科学创新委员会为代表的新经济势头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1956年到1981年,我们的经济发展主要是由生产要素驱动的。从1981年到2017年,主要的经济驱动力是以房地产和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投资驱动。在当前的时间点上,从经济增长的三要素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出发,中国已经逐步进入第三阶段的经济发展,即以技术为中心的创新和发展。

经济增长逐步下降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但从证券分析师的角度来看,并不存在

具体而言,具有核心竞争力、优秀财务指标和稳定公司治理的各行业和分行业龙头企业有望脱颖而出,成为“创新小巨人”。

澎湃新闻:从目前来看,还有不少企业在排队等待上交所的审核,展望后市科创板的股票供给,你预测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随着王德伦:科技创新局的发展,一些投资者对目前的扩张速度能否在未来保持持怀疑态度。在此之前,一些台湾投资者问,大陆是否有足够多的公司保持上市速度。我们的答案是“不同的尺寸,不同的思维”

从四个方面。

首先,仍有许多排队企业。截至4月24日,已有17家公司向中国证监会提交报告,81家公司正在接受调查。目前平均每周有两家公司上市,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保证新上市企业的质量。近20家公司在最近一个财年实现了49%的平均收入增长和54%的净利润增长,略好于之前21-60家公司的30%和40%。

第三,新的第三届董事会有望向董事会注入高质量的资产。新的三板转换系统正在有序进行。3月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征求意见稿。目前,有27家新的三板公司接受了科学创新委员会的指导。

第四,分拆和上市正在进行中。2019年12月13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细则《分拆上市》。以中铁建设、上海电气和上海建筑工程为首的许多a股上市公司计划分拆其高质量的子公司,并在科学创新委员会上市。

我们相信,科技创新局将延续以往的趋势,支持创新型科技企业融资,包括中联、金山等大型企业融资,以及10亿元以下的小美企业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