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渠道将更多居民储蓄转化为资本市场的长期资本

2020-01-07 15:45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特约评论员熊秋瑾1月4日发布《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建议“有效发挥财务管理、保险、信托等产品的直接融资功能.努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各种健康养老保险业务,通过各种渠道将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的长期资本”。一些观点称之为“入市”促进居民储蓄,这使股东更加关注和兴奋。

如何解释《意见》的上述内容?笔者拙见,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长期资本市场基金的“多渠道”实际上包括本文提到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健康保险和养老保险,以及本文前段提到的财务管理和信托产品。

企业年金是一种补充养老金制度。企业和职工定期按一定比例缴纳保险费。受托人管理企业年金。受托人委托专业机构投资管理企业年金财产。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比例不得高于基金财产净值的30%。企业年金也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单位和员工各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其投资管理模式和股票投资比例与企业年金基本相似。

居民或员工参与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或购买保险和信托产品,可以将储蓄(潜在储蓄)转化为投资基金,这在以前是比较成熟的转化渠道。当然,它的投资目标不是所有的股票或股票基金,而是只有一些基金,甚至一小部分基金,投资股票。资本市场不仅仅指股票市场。它不仅包括股票和衍生品市场,还包括债券和衍生品市场,甚至中长期资本借贷市场。

也许,在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能够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长期资本的真正渠道是银行融资。2018年底,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China Insurance Regulatory Commission)发布《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规定在允许民间融资产品直接投资股票的基础上,融资子公司发行的公开发行产品也可以直接投资股票,但只能投资在市场上交易的股票,不能投资未上市企业的股票。同一银行金融子公司的所有公开发行金融产品均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可转让股份的15%。

银行理财金额相对较大。例如,到2019年年中,非资本担保理财产品的余额将超过22万亿元。如果该行的一些理财产品能够进入资本市场,特别是投资股票,那么储蓄转化为直接融资的潜力相当大。

截至2019年12月8日,至少有32家银行宣布计划设立金融子公司,其中6家主要银行以及光大银行和肇星银行的金融子公司已经正式开业。但截至2020年1月2日,本行金融子公司共有314种产品,其中240种为固定收益产品,79种为混合产品,只有1种为股权产品。这主要是因为银行过去主要投资债权,缺乏对股票投资的专业支持。

一些银行融资基金以前也参与过资本市场,主要涉及固定收益资产,如股票质押贷款、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等。此外,他们还参与上市公司私募和非上市公司股权等。这些与本行根深蒂固的信贷文化密切相关,主要关注企业的稳定性和可处置性。未来,本行财富管理子公司将继续充分发挥这种保守投资文化的优势。一个投资方向仍然可以集中于基础投资,如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和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和可转换债券可以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转换成股票,并且都有一定的股份。所有这些投资都支持资本市场和股票市场。

当然,部分

(责任编辑:蔡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