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券商合并传闻引发市场:中信宣布澄清,有可能吗
4月14日下午,首席证券交易商合并的消息在证券交易商委员会引发轩然大波。
中信证券(600030)、中信建投(601066)、国泰君安(601121)、海通证券(600837)、沈万红元(000166)、中国银河(601881)等主要证券公司下午均出现强劲上涨,并集体收涨。
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双双辟谣合并传言
外国媒体彭博新闻社的一篇报道引发了对合并的猜测。
报道称,据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以及这两家公司的大股东中信集团和中央汇金目前正在研究合并这两家证券公司的可能性。相关讨论已向中国证监会和SASAC方面报告,但此事仍处于初始阶段,尚未形成最终计划,也不确定是否会达成合并。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设投资的股价在下午2点开始直线上升。中信建设投资一度触及交易上限,随后交易板开盘,收盘时上涨8.88%。中信证券最高涨幅超过6%,收盘时回落至4.22%。
宣布之后,两家公司都发布了澄清通知,称他们注意到媒体报道称他们将合并。截至本公告发布之日,公司尚未收到有关上述传言的任何相关信息。
中信证券表示,公司不知道上述传言的相关信息,公司也没有任何应披露的未披露信息。
中信建投的公告还表示,到目前为止,公司还没有收到任何政府部门关于上述传言的书面或口头信息,公司也没有任何应该披露但没有披露的信息。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渊源
中信建投成立于2005年。当时,华夏证券,一家老牌证券公司,被中国证监会吊销了营业执照。中信证券和殷鉴投资共同出资设立中信建投,接受华夏证券的全部原证券业务及相关资产。
2008年,中国证监会对券商提出了“一参与一控制”的监管要求,即一个股东只能参与一家券商并持有一家券商,不能同时持有两家券商。这条监管红线已导致中信证券和前“兄弟”中信建投开始裁员,两家证券公司已逐渐成为竞争对手。
然而,中信证券仍然是中信投资的股东之一。根据中信投资2019年年报,中信证券持有3.83亿股,占5.01%。此外,中信证券第二大股东中信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镜湖控股有限公司也持有4.60%的股份。
两家证券公司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中信证券多年来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方面一直位居榜首。2019年年报显示,中信证券实现营业收入431.40亿元,同比增长15.90%,净利润126.48亿元,同比增长28.07%,在已发布年报的上市证券公司中排名第一。
虽然中信建设投资规模较小,但净利润增长率惊人,达到78.18%。2019年净利润55.30亿元,营业收入136.93亿元,同比增长25.54%。
龙头合并来自航母级券商的高层目标?有没有可能性
市场对首席经纪人的期望由来已久。
2019年11月28日,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公布《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3353号(财税金融类280号)提案答复的函》,表示将继续鼓励和引导证券公司充实资本,丰富服务功能,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改善国际布局,加强合规风险控制,积极推进载体级证券公司总部建设,促进证券业持续健康发展。
这是监管机构首次公开发表“打造航空母舰级首席证券公司”的声明。不仅如此,监管部门的高级官员
“今天宣布合并主要是因为彭博社的稿件,但中信和建行已经驳斥了这一传言,其他合并就更不可靠了。”一家证券公司的行业分析师如是说。
《澎湃新闻》记者发现,海通证券与国泰君安、沈万红元、中国银河合并的传言来自天丰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称,这是打造航母级证券公司的一种选择。然而,据了解,这份所谓的研究报告并不真实。天丰证券尚未发布关于证券公司合并的研究报告。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合并的消息是无风不起浪。
“事实上,在合并的消息传出之前就有一些传言。我个人的感觉是,监管机构可能确实已经开始考虑合并的可能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合并真的就要发生了。”另一名证券分析师告诉记者。根据他的分析,主要证券公司合并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因为仅仅依靠证券公司的内部发展力量很难成长为像高盛那样规模的国际证券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久的将来,促进首席经纪人的政策似乎有所加快。
3月初,国泰君安、国联证券、中信建投、华泰证券、中国银河、沈万红元、CICC先后宣布获得基金投资托管业务试点资格,这是首批投资托管分割基金的证券公司。
3月27日,中国证监会宣布,CICC、招商证券、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中信建投和国泰君安证券将被纳入首批并表监管试点。这些证券公司将逐渐被允许尝试一种更灵活的风力控制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