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加快大规模公开招聘改革的“一个参与、一个控制”即将开启
[摘要]邢正资产管理公司将于今年提交全部10个大型产品的公开招聘改造申请。到目前为止,其中一个已经获得批准,正在接受客户的咨询,其他几个正在转型过程中。
2020年初,将加快证券公司大规模公开招聘改革。据《时代周刊》统计,截至3月30日,完成公开招聘转型的证券公司已达11家。
3月17日,邢正资产管理首次大规模公开发行改革获批,这意味着邢正资产管理虽然还没有获得公开发行的资格,但已经涉足产品运营的公开发行领域。
3月30日,兴业资产管理对《时代周刊》表示,邢正资产管理目前拥有10大集合产品,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FOF、保证金等。今年,它将提交所有10个大型集合产品的公开招聘转型申请。目前,一项公共招聘转型已经获得批准,目前正在征求客户的意见,其他几项转型正在进行中。
根据中国证监会2018年11月发布的《证券公司大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适用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操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大集合需要在2020年底前向监管机构报告公开招募改革方案,否则只能转换为私募产品,不能在改革前公开募集。
因此,为了扩大客户群,所有管理大型集团的证券公司或其资产管理子公司都有招募公共基金的动机。
快车道上爆款频出
长期以来,由于公开发行的投资者数量相近,私募产品门槛较高,众多券商一直面临“非公非私”的尴尬局面。
自2013年6月新基金法实施以来,大量证券交易商被暂停交易。进入股票时代后,该行业的400多个大型集团已经成为其经理们稀缺的力拓产品。
2018年发布的《指引》进一步明确了大规模集合产品公开发行基金标准制定的标准和程序,并给出了合理的标准过渡期,要求大规模集合资产公开发行基金的管理在2020年12月31日前进行管理。
对于大量聚集的券商来说,公开招聘的转型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改革后的大型产品将被贴上“公开发行”的标签,并在投资门槛、投资范围、投资运作等方面与公开发行基金相统一。
2019年8月,“东方红七号”改造获批,为证券公司大规模公开招聘改造开了第一枪。但是,由于郑东资产管理公司具有公开发行的资格,因此在行业中不具有代表性。
根据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信息,目前只有13家证券公司或其资产管理子公司获得了公开发行许可证。
此后,国君资产管理、广发资产管理、中信证券资产管理等。也启动了大规模的产品改造,公开发行改造已经开始进入快车道。
从之前获批的几个产品来看,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对公开招聘改革的热情更高,投入的资源也更多。一些产品甚至变成了“爆炸模型”。
大多数组装产品的首次公开募股展示非常引人注目。
2019年9月,君德明在郭俊资产管理下的混合资产管理计划完成了公开招聘转型,一个小时的销售额超过30亿元,第一天就筹集了122亿元,当天暂停了收购。
2019年11月4日,《东方红启源》和《中信红利》公开招聘及转型产品在同一天上市,两者成为“爆炸”。东方红七福子当天筹集了50多亿元,中信金在第一天就高达46亿元。
2020年3月,中信证券资产管理下的第三个公开招募和转换产品中信甄嬛再次卖出超过100万股
邢正资产管理公司前身是兴业证券资产管理部,成立于2000年。作为法国兴业证券的全资子公司,邢正资产管理公司一直以积极管理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行业为特色。产品公开招聘后,邢正资产管理有望进一步发挥积极投资管理的禀赋和优势。
公开信息显示,将转变为公开招聘的“金麒麟领先优势”将于2013年5月成立,规模为2.59亿元,混合风格。
如果“一股独大”的政策放松,兴业资产管理公司将积极申请公开发行资格许可上述工业资产经理表示。
兴证资管加入布局
由于“一股独大”的限制,大多数证券公司无法申请公开发行许可证。根据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信息,截至3月30日,只有五矿证券在排队。
自2018年底以来,该行业已经有了放松“一个参与,一个控制”的预期。”3月30日,上海一家证券公司的资产经理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根据新的基金法,投资者超过200人的证券公司的集体资产管理计划被列为公开发行产品。此次大型集会引发的争议是,一些基金公司的控股股东是证券公司,而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的控股股东也是证券公司。如果两家公司同时进行公开发行业务,就违反了“一股独大”的相关规定。
上海证券创新发展总部总经理刘益谦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表示,金融业“一参与一控制”的设置本身就是为了防止利益转移和无序竞争。资产管理业务本身有其特殊性。投资于资产管理业务的标准化产品可能会减少利益传递的环节。商业模式也相对清晰,具有高度标准化的产品设计、归档、饲养、托管和客户服务。
除公开发行改革外,监管部门鼓励未取得公开发行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将大型产品的管理变更为持有股份的基金管理公司,并改变公开发行基金的登记方式。
上述证券公司的资产经理告诉《时代》记者,这类似于送人一个他辛辛苦苦抚养的孩子。行业对参与不感兴趣是正常的。
刘益谦表示,随着资本管制新规的出台,所有金融业务都将置于同一框架下,“一个参与者,一个控制”在这一框架下将面临诸多挑战。例如,转型后,证券公司的大量集合实际上是一个公共基金。在过渡期结束后,停止允许证券公司继续为投资者服务似乎是不合理的。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新的资本管理条例的层次更高,放开“一参与一控制”是非常可行的。
“从证券公司大规模重组的进展来看,“一个参与,一个控制”自由化的可行性很高。”刘益谦表示,证券公司公开发行业务的放开不会对“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产生太大影响。“证券公司”上市的发展大多依赖于治理机制和团队的管理能力,对股东资源的依赖相对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