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近期的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供给而非需求驱动的。只要严格执行防疫措施,恢复工作,组织好生产和物流配送,食品和其他生活资料的供应就不会有问题。从全年来看,市场供给有保障,需求相对稳定。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来看,稳健的货币政策应该保持其稳定性。不仅要合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还要努力为稳定物价创造有利条件。
今年以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叠加,如新的冠状肺炎疫情,一些地区的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然而,随着一系列保护农产品供给的措施的加速实施,农产品市场价格稳定且不断下跌。
今年以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叠加,如新的冠状肺炎疫情,一些地区的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然而,随着一系列保护农产品供给的措施的加速实施,农产品市场价格稳定且不断下跌。
原标题:近期物价上涨主要受供给扰动,而非需求带动——
“目前,农产品价格波动主要受多种因素叠加的影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2019年中国农产品价格将会上涨。进入2020年,农产品价格在达到转折点之前遇到了新的情况。一方面,今年的春节假期比往年早,而春节本身就是农产品的旺季。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农产品供求格局与往年明显不同。
今年以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叠加,如新的冠状肺炎疫情,一些地区的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然而,随着一系列保护农产品供给的措施的加速实施,农产品市场价格稳定且不断下跌。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也认为,目前的低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春节假期也是农产品需求的旺季。受防疫和控制的影响,物流和运输成本的增加推高了一些地区的农产品价格。
银行黄金研究中心的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说,往年春节期间,食品、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都是季节性上涨的。从监测情况来看,今年以来,商务部公布的食用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生猪价格也持续上涨,主要受假日消费的推动。
“与前几年最大的不同是,疫情对价格的影响更加复杂。”唐建伟表示,一方面,当前的疫情防控直接导致春节期间大量消费需求减弱,特别是餐饮、电影和旅游消费大幅下降,这将对相关食品和服务产品价格的下跌带来压力。另一方面,由于交通管制和一些企业倒闭,一些生活必需品的供应暂时短缺,这也将对价格产生上行压力。
短期物价波动不改全年平稳态势
李佐军认为,要稳定价格,关键是从确保供应开始。一方面,政府应该对所有提供农产品的市场参与者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将疫情防控对农产品流通的影响降低到最低水平,确保生产和流通环节的有效对接。此外,应加强价格执法
今年以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叠加,如新的冠状肺炎疫情,一些地区的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然而,随着一系列保护农产品供给的措施的加速实施,农产品市场价格稳定且不断下跌。
今年以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叠加,如新的冠状肺炎疫情,一些地区的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然而,随着一系列保护农产品供给的措施的加速实施,农产品市场价格稳定且不断下跌。
“中国的农产品供给能力相对较强,只有在防疫和控制的影响下才能及时转化为实际供给。”李佐军表示,全年市场供应有保证,需求相对稳定。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仍应尽力稳定物价。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来看,稳健的货币政策应该保持稳定,不仅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还要为稳定物价创造有利条件。“我们不应该夸大疫情对农产品供应的影响。”周说,疫情的预防和控制既影响需求,也影响供应。中国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将削弱疫情对市场的影响。农产品市场有自我修复的能力。预计2020年全年CPI将呈现先升后抑的趋势,全年通胀将得到控制。
周认为,2020年中国价格将面临结构性压力,主要是猪肉价格、季节性因素和短期冲击。为了应对短期价格上涨,我们应该主要关注供应方面,以稳定供应和市场预期。从中长期来看,市场应该通过改革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唐建伟认为,疫情的防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春节期间的消费需求较前几年有所减弱,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物价持续上涨的压力。受尾部上升因素影响,二季度疫情减弱后,CPI可能达到年内高点,三季度后可能大幅回落。
"目前的价格上涨与其说是需求拉动,不如说是供给干扰。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仍然是需求不足的问题,因此价格不会成为宏观政策的约束。”唐建伟表示,鉴于农业生产的周期性,为了避免供给波动造成的价格波动,也为了避免“粮价伤农”的不断发生,政府需要及早采取措施引导市场供求平衡。相关企业和生产者也应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生产,确保农产品的稳定生产和供应。(记者林火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