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士高培勇在第18届中国企业发展高层论坛上的主旨发言中指出,最近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20年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工作“确保在合理范围内稳定经济运行”的预期目标。对于中国2020年的宏观经济运行来说,这是一个不可分割、不可避免的话题。
在高培勇看来,要确保经济在合理的范围内稳定运行,我们应该摒弃以前的“只考虑国内生产总值”的理论,注重从数量和质量两个层面全面把握经济。此外,将经济运行的实质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就是保持经济稳定向好的基本趋势和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并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将经济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在政策工具的选择上,除了反周期调整之外,供给方面也有结构性改革,分别解决不同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对症下药”。
合理区间关注“量”和“质”
高培勇认为,在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工作主要集中在国内生产总值规模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上。然而,国内生产总值的质量和效率正逐步成为经济工作的核心目标。就业形势、物价水平和民生改善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质量和效率。这些指标需要排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规模之前。
因此,经济运行合理范围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应该跳出以前判断经济形势好坏的局限,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来全面把握经济。
基于此,中国使用什么手段来实现上述预期目标也很重要。长期以来,宏观调控主要是进行反周期调整,特别是中国对20世纪90年代末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8-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中国成功超越了反周期调整。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和调控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理念和新战略,其中“深化改革”是根本途径之一。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政府采取了两种方法,一种是注重逆周期调整,另一种是注重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要手段,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政策共同努力,实现宏观调控的良好结合。
高培勇指出,供应方的结构改革和反周期调整工具主要是针对持续经济衰退的压力。中国经济衰退所涉及的问题很复杂,不能用单一手段解决。对于短期外部或周期性矛盾和问题,应使用反周期调整来产生套期保值效果。长期的内部结构和体制矛盾应该通过深化结构改革来解决。
兼顾长期经济平衡
“我们不能只想到2020年经济运行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也不能想到2021年和2022年,这样经济就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持续更长的时间。”高培勇指出,将经济运行的本质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就是保持经济稳定的基本趋势是好的,长期是好的,必须是可持续的。
因此,虽然短期总量平衡很重要,但长期结构平衡也不可或缺。中国多年的经济实践也提醒我们,短期总量平衡必须建立在长期结构平衡的基础上,留下长期结构平衡。短期总体平衡是绝对不可持续的。
在现阶段,高质量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结构和体制问题。我们应该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解决。在现阶段,如果供给体系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经济将难以实现良性循环。
高培勇认为,围绕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效果、分配和评估,标本兼治,为总量平衡的结构优化创造条件,促进可持续总量平衡